【腾讯云】视频通信爆款 9.9 元起, 提供电商、教育、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

收购一个,失败一个,阿里真的只适合自己开发业务。

过去的一年,阿里动荡不已,坏消息不断,有些媒体甚至把阿里说成最惨大厂。在业务和人事上,先是大分家,各大子业务也是信心满满,纷纷提出上市计划。

紧接着,马云的接班人张勇卸任,阿里董事局主席和CEO分别由蔡崇信、吴泳铭担任。再接着,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,阿里智能云集团一把手,分权之后又收权。快到年底,阿里云、盒马等子业务又纷纷宣布暂缓上市。

如此频繁的业务和人事变动,在阿里20多年的发展史上,前所未有。这也反映出阿里面临的困境不小,以至于在战略上摇摆不定。

不只是内部,在外部,阿里市值跌破了1900亿美元,相比三年前曾创下8577亿美元的市值高峰,蒸发了6600多亿美元,更麻烦的是它被后起之秀拼多多超越。

而就在2023年即将结束时,阿里又吃了一记官司,因为“二选一”,向京东赔偿10亿元。2年前,因为“二选一”垄断,阿里被罚182.28亿元,没想到还来了一个余震。

遥想2019年马云退休的那场晚会,阿里一个个业务排队入场,就像开运动会一样,当时是何等的风光无限。

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,阿里就被“小弟”拼多多骑在了头上,电商业务增长乏力,在战略上更是紧随拼多多,没有昔日领头羊的王者气象。

实际上,不只是核心主业受挫,曾经大手笔收购过来的各类业务,更是被对手打爆。优酷从老大变成了老三,UC浏览器很少提及,阿里最看重的饿了么,如今也传来出售的消息。

饿了么两次传出被出售给字节,不过,双方都极力否认。但是,无风不起浪,阿里花费巨资收购来的饿了么,真的是亏惨了。

曾经的外卖市场可以说是“双雄争霸”,美团背后站着腾讯,饿了么背后站着阿里,两大互联网巨头打擂台,实力都很雄厚。

不过,区别是腾讯一直只做美团的第一大股东,而且是财务投资,不参与日常管理。但阿里却不一样,它的风格就是先投资,后完成收购,由自己来做。

2018年,互联网史上的一笔特大收购案诞生,阿里花费95亿美元,约600亿元人民币,完成了对饿了么的全资收购。此前,阿里已经对饿了么投资22亿美元,是其重要股东之一。

在当时的外卖市场,美团占据了41.8%的市场份额,而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的份额高达50.6%,位居行业第一。

毫无疑问,饿了么是有优势的,阿里也是信心满满。没过多久,就为饿了么拉来了40亿美元的融资,估值300亿美元,果然是财大气粗。

然而,在和美团的几年激烈竞争中,逐渐落下风,市场份额不增就算了,反而不断下降,被美团侵蚀。到2022年,美团和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2%、15%,美团是饿了么的4.8倍。

最关键的是阿里投入了这么多,饿了么却一直亏损,无疑成为了拖累。据网传,字节给出的报价是70亿美元,而阿里期望的价格是75亿—80亿美元,不管是哪个价格,都低于当年阿里收购的价格,可以说是亏损卖。

饿了么背靠财大气粗,流量巨大的阿里,为什么会输给美团?

首先,美团的地推能力和商家运营能力极其强大,饿了么加入阿里后,反而因为流程多等原因,效率变低了。

其次,在前期,美团的补贴强于饿了么,而且美团大举抢占三四五线市场,赢得了先机。

第三,美团用阿里的招,把阿里打败了,那就是利用市场支配地位,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商家与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,实施“二选一”行为。虽然最后被罚了34.42亿元,但早就赢得了市场,一点都不亏。

目前,抖音也进入了本地生活业务,发展得如火如荼。对于饿了么来说,前有狼,后有虎,日子不太好过。而对于阿里来说,现在的重点是稳住电商等核心业务,这才是它的根基。

自从马云退休后,阿里经历了一系列的负面事件。至少有两个大方面的问题,一个是效率不行,执行力方面已经输了。另一个是战略创新不足,导致不断错失好机遇,从引领者变成了跟随者。

不管怎么说,阿里依旧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司,但船大了想掉头没那么容易,希望阿里提出的AI电商,能够翻盘。

内容分享:
全球2000+节点无盲区覆盖,注册即可免费使用
Top